文明简报(2022年12月)

校园文化建设

福建工程学院学子在第十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未来设计师”第十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落下帷幕。我校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申报的参赛作品经省级初评和全国终评,荣获学生(本研)组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指导老师陈锋、林志炜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其中,参赛作品《偶缘》(指导教师:陈锋,作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马靖)获动画与视频设计组一等奖、参赛作品《麻酥糖传统糕点文创包装设计》(指导教师:林志炜、黄岚玲,作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黄兴伟、李宇轩)获动画与视频设计组一等奖。

据悉,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旨在搭建高校师生展示自我、相互交流平台,促进高校设计类专业教育改革,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意人才。大赛始于2012年,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十届,目前该赛事已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支持的国家级大学生竞赛。本届大赛在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设立赛区,共有包括双一流大学在内的1513所高校参赛、征集16.4万多件作品。

福建工程学院学子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中荣获佳绩

近日,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落下帷幕。由我校大学物理教研室和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联合选送的《基于多普勒效应的声源定位系统》《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等5项作品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是我校学子首次参赛,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本届大赛分设命题类创新作品、自选课题类创新作品、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比赛三个类别,共吸引国内2114支队伍、近1.1万人参加。大赛旨在进一步激发我国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深化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

据悉,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自2010年开始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2020年首次将赛事分为教学赛和创新赛,其中教学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创新赛每年举办一次,参赛对象也由原985高校,拓展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原211高校,如今推广到全国本专科院校。

福建工程学院学子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对抗大赛中荣获佳绩

12月4日,“哲寻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方案设计与决策对抗大赛落下帷幕。我校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0级同学李柯佟、侯尚琦、陈乐轩在郑怀瑾、戴雯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作为福建省唯一一支入围总决赛的团队参赛,荣获总决赛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本次“哲寻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方案设计与决策对抗大赛总决赛由暨南大学主办,大赛旨在推进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实战教学工作,引导大学生关注我国公共管理热点问题,对于培养具备良好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公共管理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有重要意义,是公共管理学科相关本科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专业竞赛项目。大赛由区域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组成,在第一阶段的区域赛中,西北赛区、华中赛区、华东赛区、东北赛区、南部赛区和华北赛区等六大赛区的参赛队伍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67所高校进入全国总决赛。

福建工程学院学子在第二届全国建设类院校BIM数字工程技能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建设人才开发促进会、福建工程学院承办,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工程数字化管理产业学院、晨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建设类院校BIM数字工程技能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参赛队伍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在本次大赛中,参赛队伍通过对案例项目的BIM模型建立,利用所建BIM项目在工程造价阶段、工程深化设计阶段、工程项目管理阶段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BIM技术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协同性等突出优势在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精细化管控的作用,加深了对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

本次大赛自2022年6月正式启动后,共有全国100多所高校、300多支参赛队伍报名参赛。历时六个月的紧张角逐,经过预选赛、总决赛层层遴选,最终114支参赛队伍荣获奖项。

福建工程学院在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中荣获佳绩

12月4日,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南平顺利闭幕。我校选派的体育代表团以总分468分获团体总分第三,荣获赛事奖牌37枚、位列全省高校第四,为历届奖牌数最多,其中金牌15枚、银牌11枚、铜牌11枚。同时3支队伍、7名运动员获体育道德风尚奖,4名教练获优秀教练员。

学校体育代表团齐心协力、不畏强手、克服困难,在赛场内外发扬了“真、诚、勤、勇”校训精神,诠释了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中国女排精神,用优异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充分展现了师生运动风采。

福建工程学院原创作品《青春逐梦》在全国原创校园歌曲MV作品征集活动中获佳绩

日前,由中宣部文艺局、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歌赞新时代”原创校园歌曲MV作品征集活动圆满落幕。我校选送的原创音乐作品《青春逐梦》获评“优秀作品”,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频道、第四频道展播推广,引起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

《青春逐梦》以清新、酣畅的基调勾勒新工科青年“捧五彩年华雕刻工匠之花,拥满天星辰点亮未来之光”的青春画卷,以清澈、质朴的词曲表达新时代青年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的浩瀚海洋中奋楫笃行、拼搏奋进的家国情怀,激励福工青年师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据悉,此次活动吸引了超过百所高校积极响应,通过学校推荐、征集遴选、重点指导、专家和师生代表评议等方式,共推选出28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青春生活为主题的优秀作品,突出展现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光辉成就和高校青年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采,充分发挥原创歌曲作品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引领中的积极作用。

福建工程学院教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近日,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的89支团队以线上答辩方式参加决赛。经过项目报告讲解、说课、问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理材料团队(团队成员:伊启中、刘洋、王火生、李巍、陈鲤文)荣获二等奖,这是福建省唯一入围全国总决赛并获奖的团队。

据悉,该赛事由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主办,旨在探索元宇宙背景下数字经济产业应用创新与发展趋势,推动高校在教学实践等相关工作开展,助力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产教融合体系与能力构建,提高教师运用元宇宙数字化技术重塑教学生态、重构教学模式、重组教育技术、重建实训空间、重整教材体系、重造实习场景、重置专业关联的数字能力。

福建工程学院教师在2021年度福建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发近日,福建省科技厅公布2021年度福建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兴芳副教授的专著《取得、行使与保护—知识产权实务指南》荣获科普图书类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该作品按照简约化的行文风格和易于理解的逻辑特征进行撰写和表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旨在引导广大民众明白如何取得、如何行使、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

据悉,2021年度福建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由省科技厅主办,分别评选出科普图书类、科普微视频类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各3项、二等奖各6项、三等奖各9项。

福建工程学院2个项目入选2022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公布2022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入选名单。由校党委宣传部申报的《构建红色校史文化“123”工作矩阵,打造立德树人“红色引擎”》、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申报的《非遗大师进校园》等2项文化育人项目获2022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

长期以来,学校把文化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大力弘扬“真、诚、勤、勇”校训精神,深入挖掘福建地方文化、百年校史文化中的育人元素,不断以文化涵养优良校风学风、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繁荣校园文化。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文化建设项目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文化育人成果转化,创新校园文化品牌,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福建工程学院学子在2022年“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2022年“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落下帷幕。由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学院章静、胡蓉两位老师指导的研究生团队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是我校在此类赛事中获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展现了我校研究生的实践创新精神、踏实严谨学风与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国际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46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7970队研究生参赛。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和特邀专家共750人,经过网上和集中评审两个阶段,历经近两个月时间,最终评选出全国一等奖197项(获奖比例1.10%)、二等奖2400项(占比13.36%)、三等奖3338项(占比18.58%)。

据悉,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该竞赛发源于2003年东南大学发起并主办的“南京及周边地区高校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2004年更名为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2013年被纳入教育部学位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17年参赛高校扩大到国外高校,再次更名为“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福建工程学院学子在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取得突破性成绩

近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获奖结果公布。福建省2件作品荣获大学生组一等奖,其中之一为我校选送的作品《为祖国而歌》(参赛学生:网新1901苗祖瑞、网新2002郭伟强、机械2105陈征),实现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同时,我校另一作品《就是那一只蟋蟀》(参赛学生:环境设计1902谢小洪、翻译2001刘姝瑜、新闻学2102欧阳珊、公管2101王宇晨)荣获三等奖。

据悉,本届大赛历时6个多月,吸引了全国大中小学校在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广泛参与,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多轮评审,共产生1370件作品入围总决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直播评审方式,最终评选出大学生组一等奖13件、二等奖24件、三等奖41件、优秀奖88件。

接下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为载体,深化美育实践,争创特色品牌,推进美育工作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想道德建设

福建工程学院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12月7日上午,学校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吴仁华、校长童昕、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出席会议,党外代表人士,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党外代表人士结合各自岗位和工作实际,就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作了交流发言。他们一致认为,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立足本职岗位,潜心立德树人、执着科研创新,坚守合作初心,勇担历史使命,团结奋斗谱写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新篇章。他们还从学校事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教学管理、机关作风等方面为学校的建设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校领导们对他们提出的意见以及建议一一作出解答和回应。

吴仁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重要要求,紧扣“九个深刻领会”,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大新部署新要求上来。

吴仁华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观念,从实际出发,把贯彻落实好中共二十大精神具体体现到“一个确保、三个抓好”上。首先要做到“一个确保”,要确保党对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对高等学校的全面领导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坚强阵地;其次要做到“三个抓好”,一是抓好根本任务落实。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协同体制机制。二是抓好国家战略服务。要紧紧围绕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着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产业问题为导向,立课题、组团队;着力促进校企地深度合作,以区域需求为导向,强学科、建平台。三是抓好办学实力提升。要在加强党建引领下,聚力学科建设,努力提升学科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国家战略服务能力提升的引领与支撑作用;聚力人才建设,努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对学校发展的贡献;聚力创新培养,努力提升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素质与能力;聚力开放办学,努力提升与地方政府、大企业、科技型企业合作发展的层次与水平;聚力校园建设,努力提升大学数字基础和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的建设水平。

吴仁华指出,2023年是学校推进“三大目标”建设的关键之年。他希望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把握广大成员的思想动态,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工作,凝心聚力,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团进奋斗,共同推进学校事业跨越式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福建工程学院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

12月9日上午,福建工程学院在土木学院6楼会议室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校党委书记吴仁华、校长童昕、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副校长何仕出席会议,各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及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吴仁华指出,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独立成章是二十大报告的重要特色之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结合学科的发展,紧紧围绕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学科、进科研平台。

吴仁华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要加强科技基础能力的建设,进一步夯实学校的科技基础;二要强化目标导向,在发展中紧贴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着眼于服务大问题,通过解决难问题,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

吴仁华要求,校内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二级学院之间要多交流,要积极组织本单位全体教师广泛讨论、研究论证本单位学科交叉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可行路径,结合“十四五”规划和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工作,共同营造学术思想碰撞、灵感充分迸发的学术氛围,推动学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奋力开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为服务国家、地方科教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琴南书院、特藏馆、e设计苍霞艺术创意中心、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省节水教育基地、土木工程综合实践中心等场馆。

福建工程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科研平台交流会

12月8日,学校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科研平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交流会。校党委书记吴仁华,福建晨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文灵,福建省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平台、乡村振兴研究院、工程管理研究院、自然资源制度和政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成员以及研究生代表参与交流活动。

会上,科研平台代表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与科研经历,分别围绕“国家安全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筑产业绿色发展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等主题作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点发言;企业、教师和学生代表分别立足各自岗位,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谈行动、谈使命、谈体会。

在听取与会代表发言后,吴仁华从科研导向、科研定位、科研精神等三个方面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科研工作者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他要求,各大科研平台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奋力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一要以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导向,开展有目的、有组织的科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技动力;二要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决策咨询,从行业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要强化思想武装,着力提升科研团队战斗力,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激励培养甘坐“冷板凳”、勇于攻坚克难的领军人才,以更加昂扬向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科研精神,推动科研创新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建工程学院举办“福籽同心爱中华”青年学生主题演讲大赛

12月5日晚,福建工程学院“福籽同心爱中华”青年学生主题演讲大赛在旗山校区南区演播厅举行。大赛由统战部、校团委联合主办,邀请3位校外知名专家担任评委。部分师生代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现场观看了比赛。

来自各二级学院的14支代表队围绕“学习二十大、同心爱中华、奋进新征程”主题,用质朴的语言、鲜活的情景画面呈现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经过选手的精彩演绎和评委的专业评选,最终人文学院荣获一等奖,互联网经贸学院、计算机与数学学院获得二等奖,管理学院、电子电气与物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获得三等奖,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等8个学院获得优秀奖。

本次大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通过有文字、有画面、有声音、有信息的沉浸式展演,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大福工青年中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促进广大福工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福建工程学院举办第二届“匠心中国”教师教学创新暨课程思政讲课比赛

12月11日上午,学校第二届“匠心中国”教师教学创新暨课程思政讲课比赛在旗山校区智慧教室火热开赛,27名经二级学院选拔推荐的参赛教师同场竞技。校党委书记吴仁华、校长童昕莅临指导,并与专家评委现场交流。

本次讲课比赛分为正高、副高组和中级及以下组两个组别。参赛按照抽签顺序依次登台、各展风采,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把正确价值引领、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作为课程教学的鲜亮底色,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展现了我校教师们孜孜以求、勤奋刻苦、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良好风貌。现场专家对参赛教师进行了针对性提问与精彩点评。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4名、一等奖9名、二等奖14名。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通过“以赛促教”“重点培养”等方式,努力提升全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加大力度建设一支执教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以举办教学创新暨课程思政讲课比赛为契机,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匠心中国”竞赛品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着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福建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军训取得圆满成功

12月13日上午,学校在旗山校区北区田径场举行2022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暨总结表彰大会。校长童昕、校党委副书记徐子青,武警福建总队机动支队副参谋长张刘瑞中校,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大会。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参训学生首先进行了以庆祝二十大、青春心向党、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题的数字方阵表演,场面壮观、声势浩大,表达了同学们对党最崇高的敬意和矢志报国、砥砺奋斗、勇担使命的信念和决心。紧接着进行了分列式表演,各学院队列方阵依次走过主席台,大家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口号嘹亮,展现了新时代福工学子的热血与朝气。随后进行了匕首操、擒敌拳、刺杀操等军事科目表演,大家身姿矫健、动作敏捷、气势磅礴,一招一式尽显军人风采。同学们丰富精彩的汇报表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热烈掌声。

武保部负责人宣读了军训表彰决定。优秀学员代表分享了军训收获和感悟。承训部队领导对我校军训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参训同学的优异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童昕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军训是大学生磨砺意志的充实历程,是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体验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培养了严格要求、令行禁止、团结协作的纪律观念,磨炼了果断勇敢、一往无前、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童校长对全体参训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继续弘扬在军训中用辛勤汗水培养起来的好思想、好作风,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希望同学们继续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秉承“真、诚、勤、勇”的校训精神,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三是希望同学们继续弘扬军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发扬实干作风,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用努力和汗水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最后,大会在举行全体参训学生向祖国庄严宣誓仪式后圆满落下帷幕。

今年新生军训自12月4日开始,历时十天,13个学院的4500名新生参训。在军训过程中融入了学生宿舍统一内务检查评比、抗震防火防生化应急疏散演练等内容,将军事技能训练与文明养成教育、安全宣传教育演练等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效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成效显著。

军训是学校实施国防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的重要途径。学校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密切配合,将疫情防控贯穿军训工作全过程,常态落实各类疫情防控措施,扎实做好军训保障工作,强化安全防范和管控,确保了今年学生军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福建工程学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推进学校智库建设”专题会

12月22日下午,学校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推进学校智库建设”专题会。校党委书记吴仁华、校党委副书记徐子青,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研究团队负责人以及智库秘书处成员、智库成员参会。会议由徐子青主持。

徐子青在会上指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化落实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的有关部署,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不断加快学校智库建设、提升智库决策咨询服务能力。

智库相关负责人从智库成立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智库工作思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智库成员代表结合典型案例从组织、选题、内容、文风四个方面总结决策咨询报告撰写与修改的心得体会。智库各学院负责人、各团队负责人、智库成员代表围绕智库成立以来从事的研究工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的工作计划以及对智库建设的建议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科研处相关负责人从经费保障、成果认定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吴仁华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智库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确认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智库学术研究与决策咨询的关系,科学把握新型智库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问题导向,从抓方向、抓骨干、抓特色、抓研讨等四个方面,不断加强学校智库建设与发展,不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更为科学、更高质量的决策服务。

校园环境建设

校领导带队开展校园安全专项大检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抓好当前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稳定和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持续开展常态化安全工作监督检查,根据学校近期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议部署,11月30日上午,校长童昕、副校长何仕带领办公室、学工部、武保部、教务处、后勤处、基建处、设备处、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开展校园安全专项大检查。

检查组先后查看了行政楼消控中心、图书馆自习室与藏书馆、环境学院实验中心、E区留学生宿舍、B区高层学生宿舍、博雅教学楼、实训楼、材料学院科研实验室、6号科研教学楼工地、研究生公寓及高压配电房、开闭所、餐厅、留观点、校门岗等地,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及校园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等情况进行了再督促、再检查、再落实,对有关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所到之处,检查组还详细检查了现有的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电动车是否违规停放、充电;实验室易燃、易爆等危化品是否存放到位等。检查组一行对现场发现的隐患问题,要求能当下整改的,相关责任单位和监管部门立即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采取防范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童昕强调,安全无小事,校园安全要警钟长鸣,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态度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常抓不懈。一要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全力确保师生平安健康和校园安定稳定。二要盯紧重点工作,强化措施,加强再督办、再落实,从紧从严从实从细抓牢校园安全关键环节。在做好校园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火灾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防范,严禁违规占用、堵塞、封闭或锁闭疏散楼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疏散指示标识和应急照明灯具等设备要确保正常运行。三要深化隐患排查机制,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从严抓好安全责任落实、问题整治、安全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严防“百密一疏”,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福建工程学院组织观看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并部署相关工作

12月11日下午,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绚主持会议。学校在学术报告厅设分会场组织收看视频会议,校党委书记吴仁华、校长童昕、校党委副书记徐子青、副校长何仕,机关部处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鳝溪校区管委会、资产经营公司、新技术研究院、智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林和平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工作要求,结合省内学校实际,部署当前及下一阶段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重点任务。他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理解把握、科学精准实施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视频会后,学校按照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实际,对切实抓好当前相关工作任务进行再强调、再要求。吴仁华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工作要求,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一是强化教育引导,要加强宣传教育,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引导师生员工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冷静应对疫情。二是优化细化措施,要认真落实“新十条”和“闽13条”,按要求优化校门管理、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有效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是做好服务保障,要继续做好防疫物资、相关药物储备,公共区域定期通风、消杀,关心关爱患有基础疾病的师生员工,细化分类做好健康服务和人文关怀,保障师生健康服务需求。四是用心履职尽责,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加强政策解读和科普宣传,妥善做好寒假安排,切实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此前,学校还就准确理解及全面贯彻落实“新十条”和“闽13条”防控措施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

阵地建设管理

福建工程学院新增1个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3年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名单,由我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蔡阳生副教授团队申报的“福建工程学院声学科普教育基地”顺利入选,是福建省首家声学科普教育基地。据悉,本次全省共26个项目入选建设项目名单。截止目前,我校已有3个省级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本次我校入选的声学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设,现有各类展厅和实验室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包含声学实验室、消声室、混响室、隔声室套间等配套场所,面向社会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噪声、建筑声学与音响声学科普研学和文化活动,受到校内师生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声学科普教育基地将结合2022年6月5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强化基地建设内涵,广泛宣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声学科普+噪声普法”的双普行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社会监督。并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


打印此页】 【顶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