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意”成为产业
来源:《福建日报》 日期:2012.6.20
3D激光影院、数字动态版《清明上河图》、3D真人实境虚拟展示……走进本届“6·18”创意产业主题展馆,一个个高端项目成果为观众带来充满创意的盛宴。
“本届‘6·18’,我们突出展示高端创意成果,这些创意成果将有力推动我省产业技术创新。”创意产业主题展馆负责人叶飞文表示。
让消费者有更多体验
“6·18”开展两天来,设立在创意产业主题展馆的3D激光影院,门口排队等候入场的观众队伍总会蜿蜒三四十米长。
这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激光大色域显示技术被国际业界称为“显示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我们采用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播放的电影样片,其大色域覆盖率是传统3D电影的2-3倍,所以画面逼真鲜活,色彩饱和清亮。”中视中科公司销售部经理刘崇志向记者表示,公司将积极与福建企业合作,推广激光大色域显示技术,目前,已和福州网龙、省广电局等单位洽谈合作。
面对新型消费市场,我省的创意设计、数字服务创意、文化创意、时尚设计等新兴产业也在推进,顺应市场需要,开发的较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及服务,拉动消费并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展馆里,我省的多家企业展示了不同的创意产品,包括动漫衍生品、无线平台、娱乐游戏平台、创意智能家居等等。
“创意产业通过促进科技、文化、制造、服务等产业融合,使制造转向智造,使产品创新转向价值创新,融入文化创意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新的价值元素。而价值创新让消费者有了更多体验,从而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叶飞文说。
让传统产业插翅腾飞
台湾义美联合电子有限公司的云计算压缩技术世界领先,公司展示的3D真人实境虚拟技术不仅带领观众到达世界上最美的景区,而且其真实感可与上海世博会中国航天航空馆模拟实境展示媲美。
“我们公司将于今年7月与台湾中华电讯合作,发台湾第一道‘云’——‘观光云’到全球云端,让观众在‘云’上就能到达景点,在3D模拟实境进行真感体验,用新技术让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该公司执行长、台湾云计算压缩技术发明者翁嘉宏说,两岸观光自由行升温,公司将把大陆的景点、美食,台湾的合格民宿等放到“云”上介绍。目前,公司还着手准备发“文创云”,把中国的原创手工艺品集合起来放在云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间的融合为创意产业开辟新的空间提供了可能,一些拥有高技术含量和新媒体特性的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抓手。文化创意就为我省的旅游、会展等传统服务业注入活力,推进了服务业向高层次领域拓展。
我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运用高科技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提质改造,自2010年3月公演以来,创演出757场、观众92万人次、收入1.17亿元的佳绩,推动了旅游业升级。
让创意变成社会财富
中江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专利权的三大核心技术——光缆遥感技术、智能单兵技术、量子通信技术,让观众见识了新兴技术的威力;而闽江学院模特展示的T台时尚秀、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物料输送机器人、福建工程学院的智能车,为观众展示了年青人的创意才能……
“创意设计首先是要符合社会的需要、经济需求。”前来展馆参观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是我国纺织材料学家和纺织教育家。他说,以服装设计为例,首先是要把品质搞好,起到服装的基本功能作用,面料上讲求保暖或凉爽、防静电、抗菌防臭防紫外线等,而不能光讲外形。他认为,创意要有知识观念,人才培养要跟上,要大力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目前,我省已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创意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创意产业项目滚动发展的机制正逐步形成。企业组成的动漫游戏等产业联盟也加快形成。我省数字出版、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几大新兴业态产值悄然上升。动漫游戏业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去年全省收入56亿元,比前年增长42%。
展望未来,我省将着力推动创意转变成社会财富,占领产业创新制高点,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