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沛:职能部门应该充当“真相帝”
来源:搜狐 日期:2012-5-16
12日,福建师大一名同学整理出学生街各水果摊短斤少两的详细数据,并发微博号召福建师大、福建工程学院、华南女子学院的同学共同抵制这种行为。(《福州新闻网》)
微博发出来之后,数据的发出者被大家称为“真相帝”。
大学生们经常要买水果吃,凭感觉商家有短斤少两的行为。但是,一般人采取的是不计较的大度态度;有些人买了水果后通过公平秤一称,发现果然有问题,于是自己去找老板,但有的老板反而说公平秤就是不准的,还有的表示这是行业潜规则,只是缺得多和少的问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此,“天之骄子”们没辙了。
当然,其中也有人不愿被商家随意短斤少两。于是有了要充当“真相帝”的6人小组。他们前往美食街暗自调查。6个人分头在几家水果店门口等着,有人买了水果出来就上前说明情况,请求到公平秤处过磅,以采集数据。在对6家水果店近40个随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几家水果店都存在缺斤少两的现象,最多的一家平均让顾客多付了25%的钱。他们既然不是职能部门的人,没有执法权,就只能在微博上号召大家不要去买水果。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呢?
短斤少两的现象司空见惯。但短斤少两的行为是不是正常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既然是不正常的行为与现象,在现实中又大量存在,除了商家缺乏基本的商业道德,关键就是职能部门的问题了。
职能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让商家不敢做违法违规与不诚信的事。比如要制止商家的短斤少两行为,首先当然就是充当“真相帝”,对商家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不诚信行为进行明查暗访,将证据查个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这样,依法进行处罚就有了依据。正是因为职能部门没有主动去了充当“真相帝”,商家才肆无忌惮地短斤少两,面对发现了他们短斤少两的消费者,不但没有一点理亏的感觉,反而说是公平秤有问题、这是行业潜规则等等。这种现象的存在,就是对职能部门失职的一种无声指控。
消费者也应该努力成为“真相帝”,但这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而职能部门充当“真相帝”,却是职责所在。如果连“真相帝”都是经常由消费者去充当了,那么,职能部门就应该下岗了。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