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访问!今天是
文明简报(2020年11月)
发布时间 :2020-12-08 浏览次数:121

«校园文化建设«

福建工程学院学子在“外研社·国才杯”英语竞赛中再创佳绩

11月8日,2020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福建赛区决赛落幕。在此次比赛中,我校推选的9名选手与全省各高校近400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阅读赛一等奖三项,演讲赛二等奖两项,写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事是国内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外语类赛事,2019年该系列赛事被纳入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本届大赛突出了对疫情问题的关注,同时也需要选手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积淀,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英文语境下的表达能力,以及熟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文学院英语学科竞赛工作坊近三年来不遗余力的培养选手参加赛事,通过大量的教学资料积累和系统化的培训,不断提升选手素质,近年来已获得全国写作赛二等奖一项,全国阅读赛及全国演讲赛三等奖各一项。在未来的培训中,团队将更加注重选手的个性化培养和专长养成,以在赛事中获得更好成绩。

福建工程学院第十八届运动会闭幕

11月14日,经过3天的激烈比赛,福建工程学院第十八届运动会圆满成各项预定的比赛项目,圆满闭幕。

本届运动会,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特殊时期举办的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体育盛会。在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本届运动会共有730名运动员(其中,学生620名、教工110名)参加了46个比赛项目(学生28项、教工18项)的紧张角逐。其中,学生女子组跳高比赛中管理学院的蔡晶晶同学和设计海峡学院的卢晓若同学分别以1.54米和1.52米的成绩打破1.50米的学校女子跳高最高记录。

福建工程学院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再创佳绩

近日,2020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落下帷幕,经过7天的激烈追逐,我校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以总成绩第12名荣获全国二等奖,其中效率测试获全国第7名,耐久测试获全国第10名。
  2020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2020年全球唯一举办的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赛事,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赛组委会的努力下,共有101支车队到场比赛。经过严格的车辆检查后,共进行了设计报告、75米直线加速、8字绕环、高速避障、耐久测试及效率测试等6个项目的比赛。
  今年是我校第7次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近年成绩稳定在全国10名左右,展现了福建工程学院学子所具备的优秀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了相关高校和企业的认可。

福建工程学院学子获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组)全国决赛铜奖

11月14日至15日,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组)全国决赛在江西共青城市举办。我校项目《“北斗+”交通事故智能定责定损服务平台》(团队成员:吴金山、蔡祈钦、罗永煜、陈灏彬、陈子瑜,指导老师:邹复民、廖律超、张茂林)获得成长组铜奖,这是继2016年后我校在该项重大赛事上再获佳绩。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吸引全国31个省级赛区5000余个项目参赛,经社会报名、省级推荐、全国半决赛,前60强项目入围全国决赛。大赛分为成长组、初创组、创新组3个组别,各组分别评选出3个金奖、5个银奖、12个铜奖。福建省在大赛中共获得成长组铜奖1项、优秀奖1项;初创组铜奖1项、优秀奖2项;创新组铜奖1项、优秀奖1项。
  据悉,“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设商工组、农业农村组、互联网组3个类别,是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重大赛事之一,自2014年起,已连续举办6届,累计吸引45万支青年创业团队、逾200万名青年创业者参赛。

福建工程学院在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历史性突破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公布了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福建工程学院学子在省赛中斩获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6项,获奖数量取得历史性突破,且位列全省高校前列。
  本届大赛自去年10月份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大赛工作专题会议,校领导亲自部署推进大赛工作,三创学院、学工部、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二级学院主动推进,共组织2120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达8223人次。受疫情影响,为确保备赛工作不断线,及时做出调整,创新性的将备赛工作转到“线上”进行,先后开展“线上路演”“线上培训”“线上比赛”等活动,每次线上直播都能吸引万人以上的观看。历时10个月的努力,经打磨提升和层层选拔,择优推荐15个项目入围省赛,经过省赛网评、路演决赛等环节角逐,最终,材料学院的《韧我行:国产车规级印刷电路板先行者》和《RCH智造:开启汽车零部件热冲压新领域》两个项目分获主赛道金奖和银奖;人文学院的《此壹漆艺:非遗复兴助力乡村振兴领航者》和管理学院的《“小眼睛大世界”:小绘本“绘”出乡村留守儿童心中大世界》两个项目获得“红旅”赛道银奖;材料学院的《血糖卫士—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先行者》项目获得职教赛道银奖;《易行:“北斗+”交通事故智能定责定损服务平台》等6个项目获得铜奖。
  据悉,本次大赛由省教育厅联合13家单位共同举办,共吸引了全省89所高校在高教主赛道上报名6.8万个项目,27万人次参赛;75所院校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上报名1.5万个项目,5.8万人次参赛;275所院校在职教赛道上报名3.3万个项目,12万人次参赛,参赛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教育、社会服务等诸多领域。

福建工程学院林纾研究再添新作

日前,福建工程学院龚任界老师所著的《画意千金:林纾书画研究》著作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本研究林纾书画艺术的专著,也是学校林纾研究的又一新作。
  该书收录了林纾创作的书画作品100余件,以及近百首林纾题画诗(文),从花鸟、人物、山水、书法、题画诗(文)等方面,梳理了林纾从事书画艺术的完整时间脉络,解析了林纾书画艺术的师承与风格演变,全面分析了其书画艺术的特色,并对其绘画中常见题材和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考察,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学界对于林纾书画艺术创作缺乏系统考察和梳理的空白,对于林纾书画鉴藏研究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以学校创办人林纾为重点的福建近现代文化研究,传承和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练具有校史特色的精神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学校创建“走进林纾”通识课程体系,先后举办了“林纾文化研究论坛”、“林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林纾书画展暨林纾与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等会议,出版了《林纾读本》、《林纾书画集》、《林纾年谱长篇》、《林纾:近代中国译界泰斗》等著作,福建乡贤文化教育基地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以林纾为原型的原创舞蹈作品《闽都女学》、《精舍纾魂》荣获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类甲组一等奖、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类二等奖、第四届福建省舞蹈“白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铜奖、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金奖。林纾研究成为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论述探索实践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服务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学校促进人文学科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之一。

 

«思想道德建设«

2020年“同心·光彩助学”捐助暨“选苗光彩基金”成立仪式在福建工程学院举行

10月30日下午, 2020年“同心·光彩助学”捐助暨“选苗光彩基金”成立仪式在福建工程学院举行。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雷春美,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选苗光彩基金”出资人、汇力兴业集团董事长吕联选和汇力兴业集团董事总经理吕联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家荣,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张立先,省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飚,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党委副书记詹松青、徐子青,副校长王乾廷,省委统战部经济处、省委教育工委统战部、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省工商联、省光彩会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党委统战部负责同志、部分企业家代表和福建高校学生代表共计近300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家荣主持。

会上,李家荣介绍了吕联选先生创业史及“选苗光彩基金”成立有关情况,传达了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庄稼汉对成立“选苗光彩基金”的批示,庄部长在批示中肯定了吕联选先生乐善好施、回馈桑梓的义举,鼓励、引导我省更多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汇力兴业集团董事长吕联选先生和省光彩会副秘书长林玉宏女士代表双方签约。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雷春美向“选苗光彩基金”出资人吕联选先生颁发了纪念牌,与会领导共同见证了“选苗光彩基金”签约仪式并合影留念。

吕联选表示,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企业家要懂得感恩,把自己创造的财富用于社会、报效祖国,是一种必备的家国情怀,是秉承中华文化“利他”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个企业家应该做的事。出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选苗光彩基金”是他和胞弟响应国家关于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神圣的慈善事业中来。

在捐助仪式上,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代表学校致辞。他对吕联选、吕联苗先生出资设立“选苗光彩基金”的大爱之举表示敬意,对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的各位领导、各界人士、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谢。吴书记指出,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高校应当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福建工程学院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上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智力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战,同时不断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成立了大学生关爱联动中心,在省内高校推进脱贫攻坚上做出示范。今天的“同心•光彩助学”捐助仪式不仅仅是一次汇聚爱心的真情传递,更是一堂温暖的思想政治课。吴书记希望同学们能够高扬理想、脚踏实地,惜时如金、刻苦磨练,不忘感恩、乐于奉献,主动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中,把好人生的“方向盘”,在逐梦的路途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与会领导、嘉宾为受捐学生代表发放助学金。福建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用歌声、舞蹈、手语深情演绎了节目《爱的桥梁》,歌颂了人间的真情与大爱,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来自福建工程学院和福州大学的受助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心得体会,表达了对捐赠者善举的感恩之情,并表示今后将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并把感恩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报国之行,转化为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的强大力量,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在仪式上讲话。他指出教育事业是关乎社会全局的大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帮助。同心·光彩助学活动作为省光彩会帮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圆大学梦的品牌行动,至今已连续开展10年,共捐资1376万元资助2753名贫困学生。希望同学们珍惜机遇、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希望企业家们勇于担当,扶弱济困,踊跃参与光彩事业、弘扬光彩精神,积累宝贵精神财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希望省光彩会创新工作机制,协助有关部门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谱写新时代光彩篇章。希望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弘扬先进、尊商爱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弘扬先进、感恩典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书写更多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闽商好故事鼓舞助威。

“选苗光彩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福建省乡村振兴、教育卫生、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本次“同心•光彩助学”活动由“选苗光彩基金”出资支持。捐助仪式上,我省248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发共获助学金124万元。

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福建工程学院琴南书院、土木工程综合实践中心、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

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参加学工部党支部结对帮扶师生座谈交流会

为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关爱学生健康成长,11月4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党支部在大学生中心心理团辅室举办“师生手拉手 真情一对一”结对帮扶座谈交流会,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应邀参加了会议。

学工部负责人首先领学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我校贯彻落实脱贫攻坚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效,并对支部结对帮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受帮扶学生逐一介绍了一年来的学习、生活及获奖助情况,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他们有的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获得了能力的提升,有的从自卑逐渐建立起自信,有的则在迷茫中摸索到了清晰目标……受詹松青副书记帮扶的雷建莲同学谈到,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贫困对自己而言更像是一种财富,她感谢詹副书记这一年来在多次的谈心谈话中给她的关怀和鼓励,让她坚定了理想信念,成长为一名发展对象,她表示会继续努力,今后将所受的帮助与关怀回报祖国、社会及更多需要的人。座谈会上,支部党员还精心挑选了书籍、考研课程、激光翻页笔等为学生送去关爱,鼓励学生勤思敏学,锐意进取。

詹松青副书记肯定了此项活动的意义,他指出,党员与学生结对子旨在加深师生间的情感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社会和祖国的大爱,在更高层面上感悟人生和生命的真谛,看清大局大势,增强自信、定力和信念。支部党员要从自身做起,做好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受帮扶学生要善于借助外力,激发内在源动力;支部结队帮扶要继续践行初心使命,创新帮扶形式,让活动更实些,互动更多些,记录好,总结好,打造成典型经验,确保帮扶举措落在点滴,干在实处,走近心里。

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黄端应邀来我校讲学

11月4日下午,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黄端教授走进思政课课堂,给师生做了题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形势预判及应对”的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徐子青、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2019级英语专业学生聆听了本次专题报告。

黄端主任在报告中表示,面对后疫情时代,要注重新变化和老变化,从中西文化和价值观关注疫情带来的变化;要关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变化,把握世界经济变化;要关注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变化,了解世界变化趋势。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变化,中国要从两个百年未有大变局的视野关注中国问题,要从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要从命运共同体视角解决世界问题。

本次专题讲座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进思政课堂系列活动之一。今后,学校还将邀请省内不同领域“特聘教授”走进工院思政课堂,推进我校思政课守正创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时效性。

福建工程学院举办“深入学习研究‘四史’筑牢思想理论之基”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深化“四史”学习教育,11月12日下午,福建工程学院特邀省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福建行政学院副院长刘大可教授来校作《深入学习研究“四史” 筑牢思想理论之基》专题报告,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教师代表、辅导员、学生代表共23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吴仁华主持。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要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刘大可教授从学习研究“四史”的目的意义、学习研究“四史”的主要内容、学习研究“四史”的方法论和方法三个层面全方位描摹出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全图景,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层层递进、讲清讲透“四史”学习教育,从“温坊战斗”、“原中央苏区福建省党政军机关最后一战”……,刘大可教授通过讲述鲜为人知的“四史”事例,让师生们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与会师生深刻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的担当,要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勇担历史重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也是青年一代的“必修课”。吴仁华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刘大可教授报告旁征博引,内容详实、角度新颖,对我们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吴书记强调,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按照学校党委部署,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从历史中汲取勇气的力量,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学校“十三五”收官之战双胜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福建工程学院组织师生收看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视频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收听收看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视频的通知》,11月12日下午,学校组织师生在行政楼第二会议室集体收看了中央宣讲团成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作的宣讲报告视频,党员干部、师生代表共80余人观看了视频。

陈宝生部长在宣讲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百年交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是最重要的政治任务。陈宝生部长从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目标、新格局、新要求等六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宣讲和深入解读。

观看宣讲报告视频后,师生纷纷表示,宣讲报告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内涵丰富、生动深刻,是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一次很好的辅导和有力的推动,要进一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义,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为推进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福建工程学院成立教职工制止餐饮浪费督导队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批示精神,持续推动“文明用餐,拒绝浪费”新风尚,校工会向全校教职工发出“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并制定方案、组织协调,成立由各二级工会教职工组成的制止餐饮浪费督导队,采取定期及不定期的方式对校园各餐厅用餐人员剩餐情况现场督导,对发现浪费粮食行为及时纠正。广大教职工纷纷响应,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督导检查活动。

学校将以此项活动为抓手,通过加强对“光盘行动”等文明餐饮行为新风尚的宣传,充分发挥校工会等各部门倡导引领的积极作用,推动在全校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将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强大合力,以餐桌小文明带动校园大文明,切实营造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福建工程学院举办统一战线成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

近日,我校举办以“走进下党看变化,学深悟透新思想”为主题的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邀请宁德市委党校统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陈媛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专题辅导报告。学校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统战干部等参加了报告会。

陈媛副教授从“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2035年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政治保证和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精辟透彻的讲解,为我校统一战线成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全会精神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会议强调,学校统一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抓好学习领会,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思想基础,更好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为推动学校“十四五”发展、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大正能量。

福建工程学院邀请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游炎灿来校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1月25日下午,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游炎灿来校为师生作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的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徐子青、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管实验班学生等近200人参加讲座。

游炎灿教授从深刻认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有利条件和发展环境,正确理解《建议》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团结奋斗等四个方面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精彩宣讲和全面解读。

报告结束后,师生纷纷表示游教授的报告内容精彩、解读深入、收获较大,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本次讲座是“福建省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进课堂”的系列活动之一。学校将持续邀请省内不同领域“特聘教授”走进福工校园,走进思政课堂,提升思政工作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更多更高水平的思政“金课”。

 

«领导班子建设«

福建工程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1月6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吴仁华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体校领导、校两委委员、二级单位党委书记、机关部(处)及直属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校长童昕、副校长刘国买分别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作了重点发言。童昕校长表示,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要正确认识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确定学校发展定位,谋划未来发展之路,要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向而行,坚持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刘国买副校长在发言中表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统一,进一步深化内部体制改革,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谢鸿飞、科研处处长邹复民、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陈国铁等三位中层干部分别结合自身岗位职责、立足工作实际,分别就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作了交流发言。

吴仁华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全会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大方针、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二要胸怀“两个大局”,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要深刻理解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领会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把握形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好“十四五”规划。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服从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贯穿于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眼于服务我省补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短板,积极争取更多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试点纳入省级以上规划。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确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抓好研究谋划,精心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为未来五年定好方向、画好蓝图;要抓好任务落地,提前谋划明年工作重点和举措,确保“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福建工程学院举办科级干部专题培训

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和校党校干部培训工作安排,11月18日,校党校科级干部专题培训在校学术报告厅举办,特邀华为中国区ICT规划咨询顾问杨继超老师作《数字化转型之道》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主持,全校科级干部130余人参加培训。

报告会上,杨继超老师运用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从为什么要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华为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推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竞争力等问题。杨老师指出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是体验创新、流程创新、模式创新,从不同的侧重点来构建人—业务—知识—物的更好的连接。

詹松青副书记指出,近年来华为公司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建设全连接的智能华为,实现了客户满意和效率效益提升,为华为的市场成功提供了极大的助力。这些都为高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生动的借鉴样板。高校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也需要大力探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我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积累,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校党委提出要科学谋划信息化建设“四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栋信息中心大楼、建设一所云中大学、建设一座智慧校园、建设一套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全智能、全连接、全感知的智慧校园、“云”中福工,开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未来校园建设目标,进一步推动学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詹副书记表示今天的讲座为我们在未来五年顺利实现“四个一”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鼓励在座科级干部能够从民族之光——华为公司的成功经验得到启发,积极思考、躬身入局,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福建工程学院举办中层干部专题培训

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和校党校干部培训工作安排,11月26日,校党校在校学术报告厅举办中层干部专题培训,特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专家、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宓詠教授作《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发展和管理服务变革---智慧校园建设漫谈 》专题报告。校领导、全校中层干部等120余人参加培训。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主持。

宓詠教授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围绕智慧校园核心要素、支撑管理服务的变革、支持教育教学的发展、从梳理到管理再到治理、“勿忘初心、路在脚下”等五个方面,分享了复旦大学信息化改革支撑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管理服务变革的实践经验,深入阐释了只有让信息技术与核心关键业务密切结合,并调动全员参与,才能发挥巨大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詹副书记在总结讲话时提出,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行政管理、教学改革的有力推手,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驱动变革的工具,更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是学校推动综合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体现。希望各部门、各学院能够积极行动,巧借“十四五”规划的东风,把握信息化、数据化的转型之机,通过不断完善业务系统,实现数据电子化、流程网络化,提高服务管理效率,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会后,全体中层干部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叩问初心》。通过观看近年来查处的秦光荣、吴德华、邱辉盛等领导干部典型腐败案件,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不断检视自己,增强政治免疫力,切实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

 

«师德师风建设«

校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0月29日下午,学术委员会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学习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吴仁华、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及候补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卫国教授主持。

座谈会上,委员代表孟振宇、袁小云、邢建华教授分享了学习体会和收获,表示以后要结合个人教学和科研工作加紧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更加重视科研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注重教书育人,创新大学生培养模式;注重发挥学术委员会委员在科研创新中引领和带头作用。

王卫国主任委员发言说,习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我校应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把基础研究工作置于更重要位置,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习总书记强调坚决破除科学评价中“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改革学术评价体系,我校学术委员会应思考如何改革、怎么改革的问题;习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科学家六种精神,我校科研工作者应提升科学家素养,培养科学家精神。

吴仁华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内容,对学术委员会“十四五”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学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党委领导下的学校最高学术机构,要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组织作用。第二,把握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瞄准前沿科技,做好科研、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为学校“十三五”建设和“十四五”发展贡献力量。第三,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跨院系、跨学科、跨领域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第四,把握制造业、建筑业、信息技术等产业链的未来发展大方向,进一步理解制造与服务紧密结合、服务引领制造的深刻内涵,思考未来人才需求,形成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做好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工作。第五,深刻认识科学评价体系改革的意义,把握科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实质。学术委员会应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科学评价破“四唯”的背景和内涵,做好学术评价工作,并通过更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引领和助推我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发展迈上新台阶。

福建工程学院举行2020年新进教师岗前培训

为使学校新进教师尽快适应岗位的职业特点和要求,进一步熟悉校史校情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10月31日,我校在北区土木工程学院六楼会议室举办2020年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开班仪式,全校73名新进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童昕校长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讲话。本次开班式由校人事处·教师工作部负责人主持。

开班仪式上,童昕校长代表学校对新进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发展历史、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号召广大新进教师要继承和传扬学校扎根实际、适应需求、敢为人先、抢抓机遇的办学精神。童校长强调,我校现正在抓专业认证、“双万”建设、专业改革创新三件大事,全体新进教师要紧跟学校的发展步伐,科学谋划个人发展和定位,同时对新进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书育人,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要加强科研创新,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不计名利、不图虚名、扎扎实实做好科研。他还希望各位新进教师珍惜本次培训机会,尽快熟悉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实际,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培训会上,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对学校的人事、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做了介绍。为了让新进教师尽快熟悉校情校史,增强爱校情怀,本次培训还安排新进教职工参观了校史馆和工程实践中心。

在为期2天的岗前培训工作中,学校还根据新进教师的岗位特征和发展需要,安排了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增进了教师彼此间的友谊,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参加活动的新进教职工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扬合作精神、努力进取,积极为实现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福建工程学院教师在 “第六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

11月10日,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3D/VR/AR/AI数字化虚拟仿真主题赛项颁奖仪式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伊启中、王火生、梁卫抗、刘洋、王震五位老师组队参加了比赛,最终荣获三等奖。

据悉,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共设置现代制造、化工环保与新能源、自动化系统、电子信息、电气工程和3D/VR/AR/AI数字化虚拟仿真六大主题,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北京昆仑三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经自愿报名、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和大赛官网公示,共有240支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11月1日,全国总决赛采取线上答辩评审的方式进行,最终96支团队获奖,获奖比例为40%。

喜讯:我校杨建锋老师荣获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11月25日上午,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福建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我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我校国脉信息学院·互联网经贸学院杨建锋老师荣获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受到大会表彰,是省属高校教师(不含医务人员)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特别是关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指示,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工作;学校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真诚奉献,为抗疫斗争作出积极贡献。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杨建锋老师以一名共产党员、援鄂医护工作者家属、人民教师的身份积极投身抗疫,主动探索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是学校广大师生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今年2月19日,杨老师以援鄂医护工作者家属的身份在全省高校率先采用闽鄂连线的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网络直播思政微课,讲述一线医务人员大爱的感人故事,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广大青年抗击疫情的精气神。他创作并主演的疫情防控纪实性微电影《杨老师的抗疫故事》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活动短视频类二等奖,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评为2020年教师风采短视频入围奖。他以伟大抗疫精神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精心创作并参与指导学生诵读演绎的《闽鄂同心抗疫赋》荣获福建省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此外,杨老师还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主动联系校友企业为学校捐赠12000个口罩等抗疫物资。

 

«校园环境建设«

福建工程学院在全国“节水型高校建设与合同节水培训班”上讲授典型经验

10月28日,由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办的“节水型高校建设与合同节水培训班”在广州举行。应主办方邀请,副校长何仕代表学校以“合同节水: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以福建工程学院合同节水项目为例”为题,为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节水办负责人以及原水利部直属高校、水利类职业院校等高校节水部门负责人讲授典型经验。

何仕副校长从我国严重缺水的水资源状况分析切入,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等新时期治水方略的重要精神,对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进行了深入阐述,着重以我校合同节水项目的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了高校实施合同节水项目的重大意义、论证评估、方案制定、 技术集成、工程实施、运维管理、考核办法、效益分享、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多个维度,对如何有效推动合同节水项目在高校的实施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讲解。何副校长的报告以生动具体的现实案例、科学详实的节水数据和分类施策的合理建议,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誉,博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会后,何副校长与水利部综合局总工办刘杰主任、省水利厅节水办负责同志等就共同建设高校合同节水示范基地等事宜进行深入探讨。

近年来,我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的深刻内涵,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弘扬真诚勤勇的校训精神, 先行先试,敢于担当,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推动合同节水项目的落地实施,成为福建省第一所成功采用合同节水模式开展节水型校园建设的高校。该项目以同比日均节水1500吨的显著成效,有效解决了专业繁杂的用水治理难题和长期困扰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得到了福建省水利厅、水利部全国节水办公室的高度评价,引起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对合同节水模式在高校中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本次培训交流,我校在全国高校合同节水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引领推动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交流为契机,充分吸收节水工作新理念、新经验、新方法,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要求,推动用水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效益,争取资源推进高校合同节水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凝练特色和经验,努力为推进全国节水型高校建设、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和绿色学校创建贡献“福工方案”、“福工经验”。

福建工程学院召开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膳食工作会议

为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膳食质量,做好食堂的稳价保供工作,10月29日下午,我校召开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膳食工作会议。副校长何仕,宣传部、学工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后勤处、工会、团委等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学生代表,餐饮企业代表共60余人参加。

会上,膳食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食堂原材料采购、饭菜价格、花色品种等基本情况以及学校抓食品安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后勤管理处负责人分析了我校膳食工作的食品安全现状,对目前校园内外食品安全的形势进行了比对,要求餐饮企业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提升供应保障水平,全力做好膳食工作。校学生膳委会就开学以来食堂便利店商品价格与校周边超市商品价格进行了对比。各与会代表也分别就开学以来的食堂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服务质量、饭菜品种、饭菜质量、饭菜价格等方面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

何仕副校长指出,会上学生、学校、餐饮企业三方积极探讨、面对面交流,充分发扬了民主,沟通、协调、交流效果好。他强调:一是要切实解决问题。食品安全是良心工程,要有大爱,各餐饮单位要做好食堂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按规范程序操作,明码标价,健康饮食。二是要有底线意识。食品安全是底线,疫情防控也是底线,要规范管理,在落小、落实、落细下功夫,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师生吃得放心、安心。三是要畅通投诉反映渠道。要确保反映问题的渠道层层畅通,学校师生、膳委会要加强对食堂的日常监督工作,促使食堂提升服务质量、饭菜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四是要加强节约。根据师生用餐需求,在餐厅推行“小份米饭”“小克重馒头”“小份菜”“拼盘菜”等有效做法,做到既厉行节约,又受师生欢迎。五是加强创新。要创新供应保障方式方法,在不增加师生经济负担前提下,积极尝试自选称重等供餐模式。

会议结束后,何仕副校长带领与会代表现场检查了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和后厨卫生状况,深入检查了食堂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售卖、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工作。与会代表对食堂整体环境、日常管理等工作表示满意,希望食堂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利益,努力为学校师生提供质量放心、价格公道、营养可口的膳食,共同营造健康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福建工程学院组织开展2020年度实验室消防安全演练

   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系列通知精神,扎实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认真抓好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11月18日下午,学校教务处会同保卫部在旗山校区北校区组织开展2020年实验室消防安全演练。各二级学院实验中心安全负责人及实验室师生近40余人参加演练。

活动现场,教务处和保卫部工作人员从组织演练活动的目的意义、实验室常见消防安全隐患、日常火灾预防、初起火情处置、火场逃生自救等方面展开了安全教育,详细讲解了多种消防器材使用方法,演示了使用灭火毯灭火的规范程序,强调了消防灭火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师生逐一操作使用干粉灭火器材进行实际灭火训练,并体验了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参与演练的师生表示,学校组织此次消防安全演练很有意义,在操作灭火器材的时候有了真实体验,提高了自防自救的能力,增强了实验室消防安全意识,提升了实验室消防安全应急能力。

校领导带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

11月19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徐子青带领学校办公室、学工部、武保部、教务处、科研处、后勤处等部门负责人,深入旗山校区各二级学院实验室、实训中心以及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就实验室安全、房屋安全、消防安全等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对各单位贯彻落实校党委有关安全稳定工作部署、推进学校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实施的情况进行调研检查。

检查过程中,徐副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工作部署,抓好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是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的应有之义,这事关师生生命安全,事关学校安定稳定,各单位要切实提高对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风险管控到位,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徐副书记要求各单位:一要落实主体责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把安全工作与教学、科研等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学校安全风险隐患的政治责任;二要抓好隐患排查。要把保证师生员工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发现危及人身安全隐患要立查立改,对一时难以整治的安全隐患要采取严密防范措施,确保安全;三要加大攻坚力度。要分门别类建立隐患清单、整改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和要求,健全完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严格闭环管理和对账销单,确保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