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不知不觉已走过5个春夏秋冬。 本人非常热爱教学工作,十分珍惜学校给予的这份神圣的岗位。这几年来,始终踏实肯干,对学生认真负责,对教学一丝不苟,认真严谨,虽然是在平凡的教学工作岗位上,但始终无怨无悔,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届学生,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主要事迹如下:
一、师德修养,自我提高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及思想。所以师德很重要,身为高校教师尤其要把师德修养放在第一位。在担任201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3班班主任期间,本人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团日活动,深入学生,认同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对他们予以正确引导。而这些其实都需要建立在老师拥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所以,师德是学生道德的先导。注重自我知识的提高,做一个有知识、有教养、品德高尚的青年教师。
二、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本人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做人”,教育学生课堂上勇于发表自我言论、表现自我,积极主动争取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在课堂上,鼓动学生主动发言,勇敢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地鼓励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和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道德素养。希望班上的每位同学都是勇敢、个性、独立、积极表现自我的年轻人。这也是同样作为80后的大学教师最深刻体会的一点:积极进取、个性独立是现在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特质。每个学期的学生测评中,也受到了学生的积极肯定。在2015年6月,由数理学院2011级全体毕业生投票选为“我最喜爱的教师”,作为数理学院教师代表参加校毕业生毕业典礼,接受学生的献花。
三、求学上进、自我提升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本人积极参加一些课程讨论班,并攻读福州大学离散数学研究中心的博士,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并将其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所有的教学中心围绕着学生学习的方便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才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所在,这是本人对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看法。在实际工作中,本人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校工会、教务处及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精心辅导下,以及数理学院领导和所有老师们无私的帮助指导下,本人代表学校参加福建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为了比赛积极筹备,反复演练,刻苦备课,最终取得了理科组二等奖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本人还要继续磨练改进。
四、教育教学有方法
课件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本人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制作课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倡“动—学结合”,要求学生在学的过程当中主动参与,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能力,达到学习优化的效果。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科研业绩与工会工作
科研方面,本人主持一项校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和校科研发展基金一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同时,本人于2012年至今担任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工会小组长,做好本职工作,以踏踏实实服务本教研室老师们为己任,认真配合院工会的工作,积极协调教研室与系部之间的联系的相关工作。所有这些看似普通琐碎的服务性工作,基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做出来的,希望能给学校、学院以及教研室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