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 ] | -- 政文 -- | 版次:[ 05 ] |
福建工程学院:这样培养,就业不愁
本报记者 宗蕊
“一定要帮我们招到一些优秀人才,哪怕是把已经签约的学生挖过来。”近日,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来到福建工程学院招聘毕业生,“专业对口,实干能力强,肯吃苦”,是他们看中工程学院学生的原因。
据统计,近五年,福建工程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71%、签约率达81.17%,始终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而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85%、签约率达87%。在各地普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福建工程学院多措并举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成就了福建工程学院的就业率。学校坚持“以工为主,教学型、应用型”的本科大学定位,凸显“大机电”、“大土木”的学科特色,贴近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原先只招收211、985高校的毕业生,今年招了我校120多个学生。”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邓毓旺告诉记者。
“施工能力很强,能吃苦,上手很快,工程学院的学生占了我们公司员工的30%,是骨干力量。”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郭总告诉记者,公司每年都会大量招收工程学院的学生。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程学院在12个专业率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行业企业参与培养过程,较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方向与就业需求的结构化矛盾。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推行“设计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学生毕业设计带到实习单位完成,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
学科建设:贴近市场需求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福建工程学院主动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好与福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坚持以工为主、工管结合、工文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
强化优势学科的实用性与市场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改造土木、建筑、机电、材料等传统优势学科。为适应我省装备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水平模具人才的需求,在材料成型学科突出铸造、焊接方向,培养全省紧缺的掌握材料成型工艺并具有模具设计制造能力的人才。同时,将传统的土木工程学科向地下空间延伸,环境设备工程学科向生态领域辐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向智能交通方向拓展。
对于文科专业这类工科院校的非优势学科,工程学院通过工文渗透,培养具有“大土木、大机电”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造特色文科品牌。学校与省审计厅联办审计学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知识背景的审计专业人才,改变传统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审计人员不适应现代工程领域审计工作需要的状况。与省知识产权局共建知识产权研究院,利用工科背景办好知识产权专业。此外,还为会计学增设建筑会计方向,为法学增设工程法学、建设法学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增设机电产品贸易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