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是福建省政府部门举办的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入选国家教育部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201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评估调研,2012年12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整体验收,2013年1月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3年2月,增列为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于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由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力钧、孙葆瑨与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等创办的“苍霞精舍”。办学以来已培养了14万多名面向基层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被称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校友群体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代表,有革命先驱、科学泰斗、政界精英、全国劳模、行业翘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136.88公顷,校舍面积62.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8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99.15万册,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校园,信息化管理先进完善。学校设14个院系部及继续教育学院,另有3个经省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校企合作"办学机构:国脉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海峡工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6000人。全校师生,挥洒汗水与智慧,造就了风景优美宜人、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凸显、广受社会赞誉的花园式高等学府,先后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称号。
一、加强内涵建设 铸就发展活力
学校紧抓海西建设和福建高等教育的大好时机,深化办学思想,规划发展蓝图,明确发展目标,谋求转型提升。学校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为使命与责任,在传承"大机电、大土木"优势的同时,紧紧围绕大行业、大产业,凝练学科优势与特色,优化战略布局,以社会需求为指向,调整资源配置,现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二级重点学科9个。学校还与省审计厅、省知识产权局等加强合作,集聚力量,拓展思路,联办新专业,共建培训基地,工文渗透、工管结合,共同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低年级抓起配备班导师,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和CDIO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抓好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环节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等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现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精品课程30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增强师资队伍实力。近年来通过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硕博培养计划、双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积极引进高级人才,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领军人才,不断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师德水平和学术水平,已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5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67人,硕士学位以上学历的教师834人。学校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幼堃、两院院士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刘宝琛、陈清泉、陈一坚等以及国内120多位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同时大力引进闽江学者、苍霞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打造人才高地,奠定学校跨越发展的师资基础。
二、凝练办学特色 打造三大品牌
一所学校魅力如何,取决于社会评价和认可。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备受社会称赞的三大办学品牌。
紧跟国家战略,打好“海西牌”。学校主动适应海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初步构建服务海西的“土木建筑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五大专业群,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继承优良传统,打造“工程牌”。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紧抓城市规划专业获得住建部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通过的契机,开展校内专业评估,制定覆盖所有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学习借鉴台湾高校经验,积极做好开展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准备;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重点,在12个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学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强化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加强省级科研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工程教育保障水平。学校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类专业30个,占63.83%。
紧贴社会需求,打响“基层牌”。投身基层,大有作为,十年间,学校共输送38875名毕业生,为服务地方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毕业生以工作态度好、职业素养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五年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2012届毕业生6139人,初次就业率98.97%,高出全省平均就业率10.87%,初次签约率为87.23%,高出全省平均签约率34.33%,初次就业率、签约率再创最好成绩,签约率位居全省高校之首。
三、坚持产学研用 推进科技创新
学校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理念,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探索与完善“贴近行业、服务海西”的体系与机制,与高科技企业、高水平大学合作,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切实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持,形成学校发展的真正特色与优势。拥有“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实验室”、福建省数字化装备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3个,科研机构31个,校办企业14个。与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GE公司、西门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一批先进实验室。
学校紧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不断加强科研工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技术、数控机床技术、车联网技术、新材料技术研发居省内领先地位。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3项,主持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6项。学校和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公司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是目前学校办学历史上取得的最高科技奖项之一。学校成为新世纪以来我省第4所获得“国家三大奖”的高校,是省新建本科院校中仅有的取得国家科技奖项的学校。“增程/插电式重型商用车动力系统总成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取得科研项目列入国家重大计划的历史性突破。
四、培育文化品牌 彰显人文魅力
办学117年来,学校历任领导班子身先士卒,传承实干兴校的优良作风,接续百年学府的历史文脉,孕育了丰厚独秀的校园文化底蕴,凝练“真诚勤勇”的校训精神,打造了一批彰显特色亮点的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了特色鲜明、极具区域文化特色的大学文化。
一是学校以创新的方式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编纂《福建文献汇编》,在填补福建地方文化的空白基础上,成立福建地方资源研究中心,开展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进一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创始人之一、近代中国著名文化人林纾文化研究,成立“正祥·林纾文化研究基金”,加强对中国近代文化巨人林纾文化研究,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特色,提升校园文化社会影响力。三是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科技节为抓手,形成“文化艺术节”、“IT科技节”、“素质文化节”等17项校级精品文化活动。四是根据各院系学科基础、专业设置、培养特色、文化氛围,培育一系一品文化品牌,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2004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特等奖一个、一等奖89个、二等奖206个、三等奖350个、全国优胜奖294个;省级一等奖307个、二等奖454个、三等奖654个,省级优胜奖133个极大增强和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坚持开放办学,提升教育质量。学校正以一种高瞻远瞩的视野、兼容并包的气度、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与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相关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交流,2012年顺利启动《中德高校合作培养德制工程师项目》,201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成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学校正一步步走向世界,积聚力量,跨越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近年来学校加强两岸交流,构建合作机制,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逢甲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师资交流、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闽台合作深度和强度进一步增加。
以生为本,育真诚勤勇工院人,以师为尊,圆民富国强中国梦。立足新起点,眺望更高处,全校师生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注重人才质量的培养,更加追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力前行,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3年,学校4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其中8个专业列入福建省本科一批招生。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全校26000多名学子和1400多位教职工热忱欢迎八方青年学子、有志之士的到来。
学校网址:http://www.fjut.edu.cn/ 招生网址: http://join.fjut.edu.cn/ 招生热线:0591-2286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