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访问!今天是
《海峡都市报》2012.11.26:1949年 我们工科毕业了
发布时间 :2012-11-27 浏览次数:84

  1949年 我们工科毕业了

来源:海峡都市报           日期:2012-11-26      N栏目主持 黄婧 关铭荣

  那是个提倡“工业救国”的年代。那是社会转型,新中国开始的一年。
  1949年6月,省立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福建工程学院前身,简称福建高工学校),一批学生学满三年毕业了。
  他们是那个工业时代的“英雄”,掌握最先进的工业技术,“用不拿枪的方式支援了前线。”
  如今,63年过去了,当年十八九岁的年轻人,都已是耄耋老人。
  “他之前在自行车厂做技术员,他在漳州制糖厂,他去东北做工程师了……”83岁的张瑞钧看着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十三人合影,喃喃念叨着。
  然而,十三人里,已有三人去世,能出门走动的只剩五六人。
  他们也有“毕业即失业”的迷茫
  1949年,20岁的张瑞钧,从福建高工学校机械科学满三年毕业了。虽说是高中,但学校的课本都是“大学丛书”,高一时读数理化,高二开始攻读专业课程。张瑞钧说,一个班五十个人,到毕业就剩了三十人,“因为课程太难了”。
  那时学校的条件很差,他们在“鸽子棚”一样的木板房里上课。整整三年,机械科的学生只进行过两次实验,一次是用车床车一个圆片,一次是加工一个齿轮。在张瑞钧的记忆里,学校还整天罢课、游行,甚至半夜窗外一声喊,大家就立刻从床上蹦起来冲上街去。
  对这样的情况,同学录里校史一章并不讳言:“仪器损坏了修理不起,材料用完了无法补充,燃料和材料费的昂贵,让我们往往连最简易的实验也无法进行……于是有人感叹"现在的学生程度太差","高工校誉日益低落"啦……”
  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有些同学发出了“毕业即失业”的感叹。一些同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放弃所学专业;有些人选择了上大学继续深造;有些人选择了刚刚设立的“革大”“军大”,学成后支援乡村建设。
  他们是工业时代的“英雄”
  虽说学习生涯历尽艰苦,虽说毕业后前路迷茫,但在刚刚起步的新中国,工业人才终究是个宝。这群工科学生耗费青春学来的知识,终于有了施展的舞台。
  省立福州高工1949同学录写道:“我们将要分散在不同的角落里,但要永远遥望并牵着手,向茫远的大地开拓,向复杂的人生搏斗。我们应致力于生产,手脑并用,做个轰轰烈烈的青年,来完成我们新的使命。”
  1949年8月,福州解放。1950年,张瑞钧和九个同学应招加入解放军,在部队教习工业知识并从事造船任务。
  那时军队机帆船上的动力多是美国制造,由于美国对工业品和工业技术封锁,损坏老化的零件只能靠自己生产。张瑞钧和他的同学们不得不拼命攻关研发,在原材料缺乏,设备不全的条件下,生产出柴油机配件、活塞、缸套、连杆轴承等零件。
  就这样,张瑞钧直到83岁高龄,也没停下设计研发的脚步,设计了“花岗岩切石机”,发明了上下楼梯车、低空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