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访问!今天是
新华网2010.4.15:访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王乾廷
发布时间 :2010-05-19 浏览次数:139
访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王乾廷

 

 来源 : 新华网      日期:2010.4.15

        他每天徒步五公里以上,被称为暴走一族;他喜欢《收获》、《十月》等严肃文学杂志,是个文学爱好者;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攻克了国内汽车塑料包边玻璃模具的难题,并于最近荣获福建省第十届青年科技奖。所有的标签都同时贴在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系王乾廷老师身上,这是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 
 
    不单懂理论的博士后  
 
 
        从1994年至2004年,王乾廷在合肥工业大学一路读到博士。之后两年,又在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科研。
 
        如果一个人连续十多年都呆在学校,人们当然认为他是个“书呆子”。不过,王乾廷却是个例外。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锻炼,每天坚持走路五公里以上,还非常喜欢阅读与科研毫不相关的严肃文学杂志。
 
       “我已经连续订阅了多年的《收获》。《收获》的文字不浮躁,很扎实。”王乾廷笑笑说,“可能有人觉得搞理工科的人喜欢文学很奇怪,不过我却觉得,从文学阅读中能学到写科学论文的技巧,还能学到讲故事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的确如此,2006年5月进入福建工程学院后,不到半年,王乾廷便在全校讲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他的选修课更是个大热门,堂堂爆满。同学们都说,上王老师的课,听他谈古论今,从青铜器讲到现代航空航天材料,再枯燥乏味的知识都听得津津有味。
 
       王乾廷看来,科研重要的是以实践做基础。于是,从博士起,王乾廷就毛遂自荐,到企业帮助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到最后,“王博士”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聘请王乾廷为技术指导。
 
       福建工程学院历来十分重视产学研联合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些重大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从教后的王乾廷也积极担负多项重点重大科研项目。
 
       3年来,王乾廷先后参与了福建省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汽车玻璃风栅成型器研制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还担负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汽车塑料包边玻璃模具的研制。
 
  打破包边玻璃国外垄断  
 
 
        一块普普通通的汽车后挡风玻璃,需要向国外进口工艺?这说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相信,但事实的确如此。
 
        包边玻璃是一种精细的工艺,在汽车后挡风玻璃和后三角玻璃中运用较多,主要是为了增加汽车空间的密闭性和安全性能。“由于国内没有研制出包边玻璃的生产模具,因此每一块包边玻璃都要向国外公司购买。”王乾廷说,国内早有企业尝试过解决这个难题,但无一成功。因此,这个课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也让王乾廷和团队跃跃欲试,充满热情。
 
       “没有事情一开始就有100%成功的把握,但都需要拿出100%的努力去尝试,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尤其如此。”这是王乾廷一贯的信念,也是他在2006年下半年接下包边玻璃模具的课题后,坚持不懈的做法。
 
        工程学院地处市郊,交通不便。做课题进行测试的模具厂距离学院较远,为了节省时间,王乾廷就找最省事的摩的过去。“坐在上面也没想是否安全,脑子里还是琢磨着模具的事情。”王乾廷说,进行课题一年多时间里,除了教学和其他工作,他基本上都泡在厂里。因为试验周期长,需要反复模拟数据、连续做实验,最长的一次,他在工厂里呆了三天三夜。
 
       “研发中遇到的都是难啃的骨头。”王乾廷说,“就拿塑料和玻璃如何结合来说,一个是高分子材料,一个是玻璃,两者要完美结合,不是简单粘起来就行。”
        在工厂时,王乾廷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博士后而摆起架子,反而虚心向一线工人请教。“我始终没觉得自己高明多少,只是求学的时间长。况且工人们有实际操作经验,有他的过人之处。”王乾廷举了一个例子,“一开始在给玻璃注塑实验中,玻璃总是会移位,很难固定。后来,通过与几个工人的交流和反复实验之后,才将这个难题解决。”
 
        都说成功是属于不怕困难的人。2008年初,王乾廷和团队终于攻下了包边玻璃模具难题。项目通过中试后,开始在福耀公司进行批量生产。包边玻璃模具的研制成功,不仅打破国外的长期垄断,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目前,由福建生产的汽车包边玻璃已用到日产、通用、福特、宝马等国外知名汽车品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