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质量工程”力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预计今年投档线继续走高,将高出本二线30分 ■本报记者安梓/文 日前,福建省属各高校都公布了2008年的高招计划,其中,福建工程学院计划招生数达到6700余人,招生规模紧随福建师大之后,列全省高校第二位。 5月7日,福建工程学院分管招生与教学工作的陈文哲副校长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尽管今年招生规模仍较大,但目前看来,投档线有继续升高的趋势,预计将在本二线上30多分的档次上进行录取,而福建工程学院的一些老牌专业、名牌专业如“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省内惟一工科专业)、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还要远远超出这样的分数线进行录取。 “由于今年本省的华侨大学升级至本一批录取,这在客观上造成本二批与我们可以竞争、相比的学校减少,同时由于福建工程学院是目前省内少数几所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招生优势十分明显。”陈文哲副校长笑称,同时他还列举了一组详细的数据来支持这一论断:2002年,福建工程学院第一年专升本,计划录取本科生600余名,结果仅有60多人在第一志愿填报;2003年,本科招收生数增加至1500余名,第一志愿填报的就有1200多人;2004年,本科招生2000多名,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猛增至2400多名,一下就超过招生计划数;之后几年,招生数继续增加,但第一志愿考生的量却是几何级数递增,2005年开始,福建工程学院以高出本二线6分的优势录取学生;至2007年,理工科的最低投档线高出本二线27分,文科的投档线高出本二线22分。 与一些历史悠久的老牌高校相比,福建工程学院由专科升级为本科院校不足6年,但办学质量、高就业率却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大学扩招的今天,可能很多学生上大学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但关键是,你到底上的是一所怎样的大学?这所大学的办学是否确实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陈文哲说,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正是福建工程学院的核心理念,由去年开始,工院着手实施“质量工程”,加强内涵建设,夯实本科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 由“技能型”向“工程型”转变 在工院采访的时候,记者恰好遇到了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电子0402班的刘国荣同学。由于遗传的白化病,刘国荣的视力非常差,即便如此,这位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仍然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争抢。 刘国荣从小就喜欢动手,酷爱解决难题,也有把家里的收音机拆坏的“光荣历史”(后来自己修好了)。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他发觉在电子之路上碰到很多困难,比如焊一块电路板,由于自身视力的原因,他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汗水和精力。但刘国荣心里很清楚,自己的专业对理论和实践都有很高的要求,仅仅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所以他从大一就开始接触实用的电子产品制作,利用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去引导自己多学习相关的知识。对于“先行”还是“先知”,他认为两者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所以三年来,刘国荣一直努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刘国荣的成长道路正见证了福建工程学院培养人才的理念:由专科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向本科院校的“工程型”人才转变。陈文哲副校长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他说:“好比建筑行业上砌砖墙,我们的学生当然也会砌,也会判断砌得直不直,但更重要的,他还必须搞清楚墙体的承载能力,搞清楚水泥和沙浆之间的调和比例,做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测试试验,学生必须对建筑的每个环节都很清晰。与那些综合性大学的一些工科专业要求非常多的理论学习不同,我们致力于培养一线工程师。”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扩招对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在质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高等教育从内容到手段都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必须通过改革来提高质量。福建工程学院自去年起实施的“质量工程”内涵丰富,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多方面。据记者了解,除了省里财政投入外,学校自身已经投入资金超过亿元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质量工程”。 据陈文哲介绍,工院正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重点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和教学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推进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进一步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改革,采取“学校+企业”分段式教学,加强理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此外,还将大力推进实施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 |